Archive for the Loyang Category

港日韓風水「厭勝」的恩怨情仇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建築 with tags , , , , on April 11, 2010 by Michael Chiang

近年有中國與日本的學者在中日戰爭中各種歷史問題上共同作出研究,各自表述,其中對日本侵略中國的目的、南京大屠殺死者的數目都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的戰爭雖然已結束了過半個世紀,但是它遺留下來的問題還有很多未解決。日本今天與周邊的各國都有領土紛爭,在北方它原來擁有的四島在二戰末年被蘇聯佔有。它與南韓有獨島主權之爭,與中國則有釣魚台及東海疆界的問題。

中國文化影響日韓深

中國及日本官方盡量保持友好態度,加上現任日本首相鳩山也比較親中,個人私底下所接觸的中國一般平民(可能不包括香港及台灣人)對日本的印象也不錯,日本民眾對中國也有同樣的反應。

中國人對日本的現代潮流產品興趣極大;同樣,日本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也深感興趣。遊戲機中的「三國志」就是一個同樣深受中日民眾歡迎的產物。近五十年來,中國人與日本人就是生活在此互相矛盾之中。中日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其中更包括風水「厭勝」方面的較量。2007年5月號本欄曾引述清代《地埋正誥》,唐朝皇帝為了防止外國留學生學會真風水,用這套陰陽學說把這些周邊國家搞好,它們強大後便會威脅到中國,為了國防安全的考慮,命人寫了一本偽書教這些留學生。這些「七真三假」的陰陽書,做小屋小房十之七、八有效用,但用在建城、建都的大事上則會出問題。

所以奈良為都七十四年(710-784)都是女天王或女后把持國政,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裏是一個不吉之象,而在後期更傳說因陰氣太盛,在皇宮中常常鬧鬼,因此男天王的桓武登位後便急急遷都京都。

但是京都在風水上也有問題,所以桓武天王後三代,國家政治實權便落入外戚大名手上,直至明治維新才改變。可以說,在風水上日本近千年的積弱是中國偽風水所害的。

日本破壞韓國風水之術

用同樣的方法,韓國人也是受偽風水之害,國家至今仍未統一。在隋唐時代,韓國是由三個國家——高句麗、百濟、新羅組成,互相攻伐。今日鴨綠江以北的一片高句麗土地最後為中國所併,韓國也分南、北,而南韓本土內也有北部與南部光州、濟州人的文化差別。

但是中國人害日、韓,只是用陰謀而日韓留學生學藝不精所致,與今天電腦使用者非法盜版而中了電腦公司預埋的病毒,情況有點相近。但是到了日本明治維新後,帝國主義興起,日本在甲午戰爭後滅了韓國李朝,把朝鮮淪為繼台灣之後的殖民地。日本人採取了更惡毒的風水「厭勝」方法,破壞韓國的國家風水。

筆者收藏了一份1995年3月12日《東方日報》的報道,它他的題目是〈日本當年遍埋金屬樁,韓風水被破壞謀修補〉,內容如下:「南韓各地在慶祝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周年時,各地配備地雷探測器的士兵在尋找當年日本人埋在地下的金屬樁,以修補其『龍脈』風水。」

因為日本在1910至1945年統治朝鮮期間,曾在多個被視為風水龍脈的地點打下數以千計的金屬樁,以破壞韓國人的人運及地運,使他們不能翻身,永遠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在戰後,韓國人在修補一些日治時期所建的建築時,不斷發現這些「厭勝」的金屬樁,其中包括現在南韓總統府的青瓦台,南韓政府更拆去一座位於市中心曾是殖民政府所在地的建築,因為「它洩走了從附近山脈傳來巒頭理氣」。

文章中沒有說明這是什麼金屬樁,筆者估計,這不是鐵就是鉛,以鉛為至毒。這個方法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使用,戰國時期楚滅吳,當時吳國首都在今日南京。為了使吳人永不翻身,楚埋金人於此,故此地名金陵,「金屬人形之墓陵」也。這金屬也絕非真金而應該是鉛。因為鉛化解後還會毒害其附近的土壤,正合這些「害人之心」。

所以戰後至今,南韓幾乎每一個總統都不得善終,朴正熙死於暗殺;全斗煥因貪污被判,當和尚避刑;金泳三、金大中、盧泰愚都在任後有貪污官非;盧武鉉更因此自殺。這是南韓的政治文化,還是它的風水所使然呢?

特首府的日本「厭勝」

日本人不僅只是在韓國造下這風水「厭勝」,它每到一地都有相似的動作。在日軍佔領香港後,他們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拆卸英式的港督府,建成今日的建築。因果報應,他們未入伙已是大戰失敗,當年入囚的港督楊慕琦出獄後便開始把這座建築內的日式裝飾拆去,但是他們發現在屋的中心有一支奇怪的木柱。這木柱不大,只有一尺乘一尺左右,長幾米,上面刻有日本字及一些橫線,像一些符咒一樣。當時這位港督心中也有點害怕,不敢把它破壞,結果這條木一直留在港督府的某處,無人敢動。為特首看風水的大師也只是把它簪花掛紅,作個香案供奉而已。

其實這個刻有「清水組珠式會社」的木樁,就是當年中國人建屋時所立之中脈,有「厭勝」及吉祥的作用。但是天地有正氣,日本人作惡多端,用堪輿風水這些小道也不大能改變其後果。日本戰敗,「厭勝」香港之術不成,港督府因時運在五運改建,以艮山坤向而成「三般掛」的格局,所以變成香港有戰後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機遇,是因禍得福。但港人比較親近日本文化,常到日本旅遊,也與此因緣有關。

後想

日本佔領香港三年都有這些「厭勝」的動作,日本佔領東北三省及台灣多年,這些日治所建的建築中也可能有此遺物,不禁聯想台灣的總統府與其山脈,會不會也有此毒樁呢?

本文發表於2010年4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3月份東周刊訪問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建築 with tags , , , on March 21, 2010 by Michael Chiang

2月18日報章訪問(明報及經濟日報)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with tags , , , on February 18, 2010 by Michael Chiang

鯉魚門、西貢的牌樓風水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建築 with tags , , , , , , on October 1, 2009 by Michael Chiang

香港人談到食海鮮,傳統上都會想起鯉魚門。因為鯉魚門的海鮮酒家,不但在本港家傳戶曉,由於各種旅遊推廣,在海外以至中國大陸也很有名氣。

鯉魚門的興衰與西貢的冒起

鯉魚門興起於七十年代,在八、九十年代最興盛。因為當年香港不少做工廠的廠家,因為此地有地方特色,加上海鮮又新鮮,他們往往在鯉魚門招待外國廠商及內地官員。當時鯉魚門晚上車水馬龍,非常熱鬧,但時至今日,因為工廠北移,加上遊客多次來港早已到過鯉魚門,已大不如前。雖然晚上生意不少,但大部分的酒家都不會全店滿座,它的光華似乎有點褪色。

它的衰老,與它幾十年不變、附近環境城市化及西貢海鮮酒家的崛起都有關。想當年,鯉魚門是一個與東九龍沒有車路連接的漁民避風港。它每天主要與外面聯絡的方法是通往港島筲箕灣的街渡。當時像大澳的小漁村,有一定的本土風味,所以在此開辦海鮮酒家自然具吸引力。  但由於時代轉變,七、八十年代後鯉魚門已有車路連接,漁村風味反而減少。我有些大陸朋友已去過鯉魚門幾十次,大家都貪新鮮,所以西貢海鮮酒家的興起便成為鯉魚門的最大對手。

西貢海鮮酒家是在九十年代末配合西貢新填海區之美化而興起。但兩個地區一起一落,都是一些外在的原因,如果從風水的角度來看,兩者的興衰與該地區所建立的牌樓有關!

本欄以前曾多次談及一些中間有個洞的現代高層建築,現代人依西方的翻譯,把這些gates翻譯成為門,但是從中國人傳統建築的區分,如果是門,它必有兩扇門頁把它關閉,而且中間有人出入,所以中間有個洞的建築的只可以稱為洞。

與它接近的古代建築就是牌樓,因為它們除了小部分有套透氣的木柵欄封閉外,大部分都是中空的。細想一下,古代這些牌樓的實際功用不大,它除了是一個城市街巷中一個美麗的裝飾外,主要是作為街頭巷尾的一個指示牌,或是一些達官貴人、衙門知府的一種威儀裝飾。最後是作為某人某事如封誥夫人等名人的紀念牌。

古代中國人為什麼要花費大量金錢建做一些無實用價值的東西呢?

其實這些樓牌與塔一樣,是古代中國人的風水器具,在看風水觀察四周環境時,塔與牌坊就是所謂外六事中要注意的其中兩件事。

牌樓的風水作用

堪輿學理上,古代的牌樓就是一個束緊氣口的地方,也就是一個三叉水口,所以一座牌樓的定立,其建造時間、方位及與鄰近的房屋或社區都有一個重要關係。

中州派所注重的排龍訣中,如果有牌樓在附近,它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本欄以前在多篇文章都提及中間有個洞的現代高層建築。包括上海第一高樓的「日本軍刀」、巴黎凱旋門及中央電視台,內容都比較負面,其實無論牌樓與建築,都要講求比例。古代中國城市都是一些一、兩層樓高的建築為主,所以一個兩層樓高的大牌樓,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風水器物。在巴黎,市中心大部分建築都不會超過六層樓高,所以凱旋門這個約四層樓的結構便影響到法國總統的官衙風水。

但是在美國紐約也有一棟與凱旋門同樣大小的美國門。它位於一個公園之中,而與附近的高樓大廈相比,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它在風水上對紐約的影響十分輕微。

今日的高層大廈上的大洞在高樓滿布的城市中,也是體積非常大。此等建築有如古代城市中的牌樓所起的作用。

西貢排樓的好風水

西貢市中心有兩個牌樓,第一個是六、七十年代在當年遷移一些村落到市中心時所立,地點在進入市中心前,在天后廟的左側。但由於政府的要求,避開馬路,所以這小牌樓不是橫跨整條街而是建在路邊行人路上,所以其風水力量也減少了,因為沒有「束緊氣」。但是它還是一個牌樓,所以雖然對整個西貢市影響不大,但是對於附近的商店則有很大的影響。

這個坐艮向坤的牌樓,排龍中排文曲水到右鄰的一家糖水店上,這家糖水店與排龍訣配合。加上它本身的飛星也合格,所以生意十分興旺,名聲大震,不只在本港有多家分店,在中國大陸也有發展。

九宮飛星在三元派風水上固然重要,往往也是整個布局的關鍵,但是如果只看飛星,不懂形勢上也有理氣方向、法度,則其效果並不顯著。所以懂飛星的朋友會發現,同一個坐向,為什麼左右商店的效果不一樣,這就是要懂得使用排龍,這是表面非常簡單的星訣的奧秘。

西貢市的大改變,是七運中在海旁建立了一個海鮮街的大牌坊。這個牌坊在排龍、方位、時間上都非常配合,它是坐坤向艮,七運所建,排龍合適,所以它建立後西貢的海鮮生意漸漸興旺,成為鯉魚門的有力競爭對手。

在同一時間,鯉魚門也在八十年代七運中建成一個鯉魚門的大牌樓,但因為只是社區人士及政府人員所籌建,他們似乎未有顧及風水的影響。它所用的乾山巽向,方位、位置、時間及地點都不符合法則,所以造成鯉魚門受西貢的競爭,此消彼長。

從上述之例可見,牌樓或中間有個洞的建築可吉可凶,最主要是在設計時懂得用排龍訣加上時間、方位及環境外六事的配合,並非所有的有洞建築都是大凶之象。

本文發表於2009年10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灣仔是一隻鵝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建築 with tags , , on September 1, 2009 by Michael Chiang

有朋友想閱讀筆者舊作《堪輿管見》,雖然在公共圖書館中有藏刊,但要排期借閱,因此求助於筆者,但本人書櫃中也只有兩本存書,所以未能借閱。閒來翻閱舊作,其中談及一些因為風水問題,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店舖設計,以至一些地名的風水典故,現今已很少人知道,所以特此重寫,以留記錄。

灣仔的地形分佈

不少香港人都知道:香港島灣仔堅拿道,現在以「打小人」出名的天橋一帶俗名鵝頸橋。為什麼叫鵝頸呢?既有鵝頸,那鵝頭、鵝身、鵝尾在哪裏呢?相信考起不少典故學家。

鵝頸之說,要從香港開埠初年的維多利亞城開始,當時的維多利亞城只包括西環、上環、中環至灣仔一帶,北角已是郊外。這一點可以從一張開埠初年最早的地圖中看見。圖中的灣仔包括了今日已拆卸的興利中心後的利園山,銅鑼灣的未填海前的維多利亞公園及南面的中華遊樂會的海灣,因為圓形似一個銅鑼而得名。

今日銅鑼灣的SOGO已是在海中,東角道就是當日渣甸鴉片煙上落的碼頭。今日的電車路大概就是當年的海岸線,電車路以北都是海,以北的土地都是填海得來的。

從地形上可見,灣仔是由兩個山丘組成,第一個是堅拿道以西的摩利臣山道個比較平坦的山丘之南界就是今日的皇后大道東,此路以南的華仁書院等地山勢更斜,都是日後才開發。摩利臣山的西界大概是今日灣仔道街市左右,再往西已是平坦之地。

灣仔的第二個山就是堅那道以西已拆卸的興利中心以南的利園山,今天這一帶的街道也是比四邊略高的。

兩個山頭之間,就是一條河湧,它把跑馬地一帶快活穀的水引流出海,這條小河就是今日的堅拿道,直至今天,堅拿道的地底還有一條大石屎作排洪之用。

根據六十年代在香港油印出版的一本名叫《香港風水典故》的小書所引述,香港開埠初年,已有從廣州南下的風水師為香港看風水。

這位風水師根據地形,用「呼形喝象」的方法分析,認為灣仔的地形像一隻臥在地上的燒鵝,鵝的頭較小,位置在今日的利園山,而東角道的碼頭則像個鵝嘴,而鵝嘴對出正是今日遊艇會所在的Kellett Island。這個島正像鵝嘴要嚼食的食物。而鵝身正是今日灣仔道以南的摩利臣山一帶;鵝的鵝尾則是今日灣仔街市之處;鵝的腳位於今日的菲林明道。

堅拿道的位置,正是在鵝頭與鵝身中間鵝頸之處,加上開埠第一次填海,建造東西直通的電車,在此處也建造了一條橋,正好把鵝頭與身連接起來,所以更符合鵝頸之說,鵝頸橋之名,不脛而走。

所以到了今天,大部分香港人都不知灣仔這隻鵝,但鵝頸橋之名還存在。

鵝的貴賤

風水上的「呼形喝象」是有一定標準的,不像一些現代風水師胡亂冠名,通常一隻動物為名,一定以它的特徵為最貴。鵝的特徵就是其頭上的冠及其嘴,所以鵝以鵝頭及鵝嘴為貴,今日的歷史正好說明此理。

今日銅鑼灣商業區是以SOGO百貨、香港大廈及已拆卸的興利中心三角帶為中心,向外輻射,但很奇怪,商業區的價值到了堅拿道左右已大不如前。SOGO百貨的位置正是當日的鵝嘴碼頭,是泊來鴉片上落交易集散地,與今日各國名牌產品的銷售,異曲同工。

至於鵝尾,通常是把身體內的病毒殘餘排洩之處,灣仔道一帶的街市是汙穢之地,旁側的律敦治醫院正是療毒之所,兩者都與鵝尾的兆象應合。這是城市規劃的巧合?還是風水形勢的冥合?大家不妨自我判斷。根據筆者的研究,此類形理與現實的配合,灣仔絕非孤例。

海鮮酒家的風水典故

今日不管你是在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開設的海鮮酒家,他們大部分都喜歡在店鋪前置活海鮮檔,把海鮮養在店前,以增加對客人的吸引力,也方便客人選擇喜歡的海鮮種類。有人更認為,把魚檔放在店鋪前,是以水為財,在風水上自然招引財源。這個說法有他的道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設計原來與灣仔及風水有關。

根據《香港風水典故》一書引述,六十年代在今天菲林明道大有商場旁邊,與莊士頓道交界的地方有一個舖位。不知什麼原因,很多人在此開舖都是失敗而終,開一舖,死一舖。當時有一名店東在此開了一間酒家,但生意不見起色,他便懷疑這個地方的風水出了問題,便找來一位風水大師為此舖看風水。

這位師傅看完風水後指出,由於此舖正位於灣仔這隻鵝的腳位置,鵝腳是主要用於游水,所以見水為吉,但之前所做的行業都與水無關,所以建議店東在舖前立活水,以破其局。

這名店東靈機一觸,便改酒家作為買海鮮的專門店,名為東亞怪魚酒家,在舖前放滿了活的深海海鮮包括石斑、蘇眉等等,當時是一般香港人少見的品種。

大家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並沒有太多的鹹水海鮮,因為當時出海打魚的漁船中並未發明用鹹水倉養海魚的方法,一般出海多天到深海捕魚的漁船,都是把魚獲雪藏回香港出售。

當時一般人主要是吃冰鮮海魚,活魚主要是由魚塘出品的淡水魚供應,所以賣深海活魚而把海產養在舖前,實在是仿效一般賣魚的魚檔,但也是一種創新的設計。

結果這家酒家因為怪魚而非常成功,它由六十年代一直營業至七運初,因隔鄰東方戲院改建大有商場,風水受到影響才結業。

海鮮酒家漸漸流行,其他同業也紛紛仿效此設計,慢慢變成海鮮酒家的標準設計。

當你在一家海鮮酒家享受一頓豐厚的海鮮餐時,有沒有想過,它門口的海鮮檔與灣仔的鵝腳有關呢?

本文發表於2009年9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從北京十三陵看陳水扁家宅風水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on June 1, 2009 by Michael Chiang

台灣陳水扁卸下總統職位後,由士林官邸遷出住進自置的寶徠花園豪宅後,他在職時的貪污醜聞便變成官司,除了被囚一百多天外,他太太吳淑珍也在打官司,兒子陳致中及兒媳黃睿靚也承認洗錢,一家人都捲入官非中。陳水扁篤信風水

陳水扁本人十分督信風水命理,所以才會出現被一個十幾歲玩塔羅牌的小子所騙。他作為總統,身邊一定有一些國師為他選屋策劃一切。但他們一家遷入寶徠花園後便官司纏身,這幢豪宅的風水當然有問題,那麼是誰為他們選此宅呢?是否這名國師的功力不濟呢?他們信風水也會出問題,風水本身是否不靈驗呢?

寶徠花園位於台北市東信義路五段,在101大廈的東面,它坐南向北,南面有一片小山,台灣電視台的高人視之為龍脈,而寶徠則是其結穴。101大樓正好是它的左青龍位。

但用本人的學派分析,寶徠花園的排龍排得破軍兇星,絕非一般人所認為的靠山,所以其龍穴也是一個假穴,它的飛星中西面101大樓變成了它的破軍官司之星。剛好飛星又有六白官非星飛到,合成六七交劍煞,所以官非鬥爭之事不絕。

其實陳水扁的故事也引申出一個問題。歷代封建皇帝都督信風水,身邊也應該有一批大內高手,如果風水靈驗,那便不會出現問題而亡國吧!到底風水是否可靠呢?

俗語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個人的命、個人的思想決定是最重要的,所以排第一,風水只是一種助力,所以排第三,古代把風水占卜等術數列為醫卜星相,與醫術同類,是一種助人的技藝。風水有如醫術,如果一個人一生不會生病,他根本不需要看醫生,也不會相信醫術。所以風水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技術,並非萬能。

在古代,就算是天子皇帝,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弄錯了風水,歷史上不乏真實的例子。

以明朝在北京的十三陵為例。第一個決定昌平天壽山為陵址為遷都北京的明太宗朱棣,他的陵墓稱為長陵。這是今天到十三陵參觀必到的陵墓之一。長陵墓葬的得失,早在本欄首篇文章(2006年第九期)中有所介紹。

昭穆排位的墓葬之法

當朱棣定位於長陵之後,他的子孫只可以根據皇家及北方風水的方法,以昭穆來決定選擇其他附近的山頭,作為陵墓位。

昭穆方法是流行於北方的一種墓葬之法。其方法與今日在中國及台灣流行的傳統飲宴坐位方法相同,當主人定位之後,他的右邊(以主人坐位向外計算)第一個就是昭位,他的左邊第二個位就是穆位。第三個也就是右邊第二昭位,第四個由回到左第二個穆位,如此類推。早在西漢時,皇帝已用此昭穆規則排列陵墓。

十三陵中早年皇帝的墓陵排列也是依此而定位。以北京明初的八位皇帝為例,他們的年號及陵名分別是一、永樂(長陵),二、洪熙(獻陵),三、宣德(景陵),四、正統,復辟後改天順(裕陵),五、成化(茂陵),六、弘治(泰陵),七、正德(康陵),八、嘉靖(永陵)。

由一的長陵至四的裕陵都是以右、左、右方法排列,但是到了第五位的茂陵,由於在左邊找不到合格的龍,所以在裕陵右邊建陵,六的泰陵及七的康陵都在右位,到了八的永陵才建在左邊。

但是所有後建的陵墓都不能建在已建的祖墓之間,只可以向外擴建。

第一套昭穆風水規定,直到了第十位皇帝萬曆(定陵)才被打破。因為打破昭穆之規則,加上風水坐向不吉,他死後經過十一的秦昌(慶陵)一個月,十二的天啟七年,十三的崇禎十七年,短短二十四年明朝便覆亡了!

在明十三陵這二百七十多年的歲月中,也曾經出了一些風水問題。

秦陵出水絕非吉穴

明孝宗弘治時,決定了秦陵的位置,由太監李興、新寧伯譚佑、工部左侍郎李鐩督工,當時傳聞開地官時發現地下出水,這是一個風水敗壞之兆。吏部主事楊子器見到,回朝直言此事,當時太監當權,李興受寵,他反把楊子器關入錦衣衛的大獄中,大部分人都不敢救他。此時新進知縣邱泰上疏,皇帝命司禮太監蕭敬押楊到現場考查,據孫緒《無用閒談》一書記載:泰陵金井內水孔如噴泉,負責監工的李鐩等暗中命人把此孔塞死,所以蕭、楊等考查時並無漏水,楊本來因誣告而下罪,後來因為太后出面而被赦免。由此可見,一個當權的太監因為自己選錯龍穴,監工不力,可以隻手遮天,影響皇帝及其家族的風水。

秦陵是坐子向午兼壬丙,葬於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時為三元九運的二運第一年。

流年飛星八入中,飛星盤雙星到山,整個格局右山回首強而左山弱,群陰山上,加上排龍排到廉真兇星,中州派的觀點認為,此絕非一個吉穴,其穴中出水的傳聞,現在只有在考古有進一步發展才可以證實,但從環境證據反推,似乎出水之說有理。

因為他死後其子明武宗正德荒淫失德,重用八虎太監,在位十六年而崩,但是無子嗣,也應了泰陵不吉之兆,朱家主脈斷了子孫,結果要找他的侄兒嘉靖帝繼位。

定陵兇穴氣運極短

到了明神宗萬曆時籌建定陵,到這時在十三陵內,合風水法度又合昭穆的穴位很難找,《明實錄》中記載,萬曆帝在萬曆十三年對臣下有一段話,指出他在十三陵一帶查看,好的寶山在裕陵與茂陵之間,但因為這是僭越祖制,所以只好選在昭陵左邊的一處作陵,雖然這位置在昭—長兩陵之間,他應為昭(父親)陵是離開了主山的餘脈,所以不算僭分。

雖然萬曆帝為自己的選擇作解釋,但是風水是一個客觀的力量,不是皇帝個人解釋便可以解決,這個穴還是犯了破昭穆之局。這個穴開工後,果然挖出石頭,這是個凶兆。少卿李直上疏,朝廷起了紛爭,結果神宗直言:「今外延諸臣為壽官事爭言風水,夫在德不在險,昔秦皇營驪山,何嘗不求選風水,未幾見發,選求何益,我祖宗山陵既卜於天壽山,聖子神孫,千秋萬歲,皆當歸葬此山,安得許多吉壤,朕誌定矣!」

所以定陵最終沒有改葬,其實神宗的態度,與今日不少半信半疑風水的一樣人,如果風水贊同他本人的英明決定,那人就信風水,如果風水要求一些中途大改變,這些人就舉出一大堆秦始皇信風水也不好的例子,甚至我個人覺得自然就是好風水之類,以壓止要改變的聲音。

神宗甚至以凡是朱家子孫便要葬於此,那裏有這麼多好風水吉壤嗎?所以不好風水也要葬!這就是一命蓋過三風水的好例子。

神宗用的是坐西北向東南坐戌向辰兼乾癸,葬於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庚申,時為五運末年,它的山龍雖然排龍得右弼吉星,但是它的穴位則是戍山向兼出山,雖得旺山旺向,但懂玄空的朋友都知道,此山之氣運極短,最多只有四十年,但因為它在五運末入墓,步入六運(公元1624-1643)其墓已入囚,所以到了七運第一年(1644),二十四年後,明朝便因李自成打入北京而滅亡了。十三陵中,今日只有他這個陵被挖開,供人展覽。

上述三個例正好說明,風水只是一個機械性的方法,但如果運用之人功力不足,或是主持者不聽話,也不會有效果,有如醫生不懂用藥,或病人看醫生但不依時吃藥,疾病是不會轉好的。

後記:陳水扁家人也可能感覺房子有問題,除了在房子外裝符劃鬼之外,陳致中夫婦已遷到台中,吳淑珍也計劃搬家避災。正如儒家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禍。」扁珍之禍,並非靠風水便可逃脫的

本文發表於2009年6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超高層大廈指數與中環動土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with tags , on March 1, 2009 by Michael Chiang

外國有各種各樣用來推測某地方經濟起落周期的指數,其中有一個名為超高層大廈指數(Super-highrise Index)。這套指數的理論是從歷史上不少大城市的例子統計出來,其中包括美國芝加哥的Sears Tower、已被毀的紐約雙子塔等等。這個指數指出:每當某一個城市完成了一座超高層大廈,鶴立雞群於該城市建築中,該城市便正步入經濟低潮中,屢試不爽。

中環北動土指數

以最近十年完成的世界十大高樓為例,當馬來西亞雙子塔完成時,正值亞洲金融風暴;台灣完成一○一大廈後,其經濟也出現低潮。

這個現象其實與實際的經濟周期有關,根據外國的統計,一個自由貿易的體系的經濟周期為七至十年之間。每當一個城市的經濟高度發展時,才會有發展商及銀行家對前途充滿憧憬,有經濟力量去投資及支持建造一座超高層的大塔樓。

但是房地產發展建造需時,一座超高大樓起碼要三、四年才可從規劃至完成。三、四年間,該城市的經濟已由最高峰期走向低潮,所以超級大廈完成後,往往是經濟低迷期的開始。其實這個超高層指數有點像風水術數,它指出一個表面與經濟周期無關的事實——一座超高大廈的完成,它又與經濟低潮同時出現。

這現象與中國人的一句諺語「風馬牛不相及」剛剛相反,表面上風、馬、牛互不相關,但這理論正好說出它們可能互有關係,有點Chaos Theory(混沌理論)的意味。

天下無新事,中國人早已有一套類似的理論,在幾千年前漢代已存在的奇門循甲中有一套風角之說,風與獸角何來有關係呢?這套理論可以從觀看天上的雲氣,可以知道哪處有反賊,何處有天子氣,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理論,早已記載於書,我的概念是一切存疑,不加以否定,可能幾十年後它會有一個較科學的解釋。

根據同一個風水術數理論,筆者也可以大膽的為香港創作出一個中環北動土指數。

香港的市中心及經濟中心在港島中環,位於港島的北方,屬坎卦、屬水。水為財,與財經中心地位相配。五行中土尅水,所以每一次中環近海的北方有大型工程及動土,尤其是在聯交所附近,必然會影響本港股票下跌。每次必中,大家不妨以恒生指數作為一個指標,在這幾十年中恒指出現大跌市的包括1982、1987、1992、2003、2008等。

1982年聯交所還未成立,前身是四間交易所,分佈在中區不同地點,但是在1982港島地鐵全面動工,影響遍及全中環,此時香港也因為出現回歸前的信心危機,股市大跌。

壞風水的應驗

1987年是美國因為垃圾債券導致股市危機,香港股市大跌,當年聯交所剛成立不久。與此同時,政府為了改善畢加街交通而在興建畢加街與幹諾道中交匯的隧道,正在聯交所交易廣場的門前動工。

1997年底亞洲金風暴,正是中環新碼頭及IFC國際金融中心動工之時。IFC建成後,政府在2002、03之間動工部分填海,正好配合因沙士而出現經濟極低潮。

2008年政府要動工填海,正如本欄多次指出,動工後便出現金融海嘯。正式時間是天星碼頭拆了三天之後,匯豐銀行幾十年來第一次發出盈警,股價由一百五十多元的高峰下滑。據一些朋友聽坊間傳言:動工前曾經有些大孖沙與政府高官在飲茶時力勸政府停止填海,但高官不為所動,結果造成今日的局面。

0903

有人會懷疑,香港填海與美國發生金融海嘯,拆天星碼頭與豐早在多年前做錯的投資決定,表面上沒有邏輯對照關係,這也是風水術數中「跳到結果」(jump to conclusion)的現象,表面絕不合科學,但這也是術數最令人迷惑的現象。

一個地方要進步,自然需要建設,但是不懂風水,胡亂施工,自然會引起不必要的問題,這是今人不信風水之可歎。北京奧運的建設雖然也有後奧運經濟麻煩的出現,但整體是中國首都百年建設的大方向,並不是有新建設一定是壞事。

後記

本欄前文提及奧運建設中最差風水的是中央電視台的「爛口」、「爛褲」,結果上月它的旁樓放煙花發生衝天大火災,也是壞風水的一個應驗。

本文發表於2009年3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南京大報恩寺舍利出土 與城市風水規劃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with tags , , , on February 1, 2009 by Michael Chiang

與南京有緣

本欄2006年的第二篇文章,是寫朱元璋規劃南京吳王殿時,與國師劉伯溫所發生的矛盾,導致劉基引退及南京皇宮出現「前昂後傾」土地不平等風水問題。筆者一年前在南京接受了一個不平凡的顧問工作。

長幹山報恩寺的由來

在南京傳統正城門——古代稱為聚寶門,現稱中華門的門外左邊,古代有一座只有幾米高的小山丘,因為山形長峽狀似一支長竹竿,故稱長幹山。由六朝以至宋代,這裡建有一座佛教寺廟叫長幹寺,在長幹寺小山上建有一座小佛塔,這是古代人從南方走進南京建康城前所看見的第一座建築。這座寺廟到了明初是一座標誌性地標。

西元1403年,朱元璋四子朱棣從北京以「清君側」之名打到南京,推翻其侄兒建文帝的政權後,他在南京大力推崇其對朱元璋的孝道,請了西藏白教的第五世噶瑪巴到南京碧雲寺為朱元璋及馬皇后做法事。據現藏于拉薩的一套金做的記載,當時三日法事出現各種天虹、祥雲之象,甚至皇帝看見八仙在雲霧下凡,所以永樂帝賜噶瑪巴為西天大寶樓閣法王之封號,大寶法王之名因此而來。他更獲賜封一個黑色法冠給他,今日這是白教最高的法器,被當年十六世大寶法王帶到印度。

永樂皇帝在南京表面為了紀念朱元璋及馬皇后之恩德而重建長幹寺,改名報恩寺。正如這位修長城、建北京的皇帝一貫的作風,他凡事要「作大」。他重修報恩寺時建了一座用琉璃瓦做外牆,九層樓高九十九米之大塔,這座被稱為「永樂大瓷器」的報恩塔立刻成為南京的新地標。這座塔的西面大殿,據說是永樂帝用來秘密供奉他的生母——因為宮廷丑聞而被賜死的高麗籍妃之處。

毀于清太平天國

當十七、八世紀西方人來華時,這座在規模結構及建築風格非常獨特的大塔,自然成為他們東方見聞圖畫中的背景,這座大塔直接影響到今日歐洲有不少皇家花園中,都有一個仿中國的庭園設置了一些石亭及小塔。英國南部布列頓(Brighton)的東方花園中也有一個小型仿製品。

清中葉太平天國之亂,各天皇在南京內鬥,當時韋昌輝因為此塔可以看見各天皇府,為了防止石達開以此為制高點,開炮轟擊天皇府,所以下令把此東方瑰寶炸毀。過後百多年,此地淪為一片雜亂無章的平民區,只有少數文物殘存,一般專家相信只有塔基遺存,其餘都淹沒于歷史洪流中。

在南京,報恩寺是有如香港港督府一樣觸動每一個人的心,市內更有不少文物、考古專家撰寫各方面的專門著作,但大部分都限于文學考證及田野考古推測,但實際上這座塔的塔基在哪裡,大家都不清楚。他們瞭解,當時的設計一定會考慮風水規劃在內。時到今天,當地一家國企想把這古塔恢複原貌,筆者是通過清華大學介紹而擔任古建築及風水顧問,因為專家團中對古代堪輿規劃的瞭解不多。對於一個外來人來說,筆者只好用古代尋找穴的方法,在當時未拆的平民堆中找尋長幹山的龍穴,師傳的排龍穴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實戰工具。

唐宋城市的風水規劃

除此以外,本人對古代城市用風水作規劃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唐代的長安,在正門的門外左右兩個坊因為長安的風水格局屬於幹卦六脈九五之位,因此無人可以作為民居,以免被人誤會想作反,要當皇帝。所以在其正門大路的左邊(東面)一坊作佛教的慈恩寺,在其右(西面)一坊則作道教的玄天觀,其中慈恩寺有一座塔(今日的小雁塔)代表「青龍高聳」,而玄天觀低矮代表「右虎低伏」。這種門前雙廟、左高右低的規劃成了不少城市的格局。日本京都在朱雀門前也有左邊高大的東大寺,在右邊則是低矮的西大寺,這都是仿長安的格局而設的規劃。

在南京,正門聚寶門左右都有一個小山,左為長幹寺(報恩寺),右邊則為另一個小寺,也形成左長幹寺塔高,右廟低矮的風水格局。因此,筆者推測這座塔基的位置,一定與聚寶門門口有一定排龍之關係。當筆者從地形、排龍分析後,初步找到一個地點後,在此地點上更發現它與遠在東北南京最高的紫金山及明故宮城有一個排龍的關係,進一步引證了《天玉經》中所引:「十字星空有玄微」一句的意義。

佛舍利發現的經過

筆者根據排龍訣及山形地勢,找到了一個甲穴位,這個位置與當時考古專家所推測的乙地點有異。當開始發掘時,專家在乙點什麼也找不到。到了2007年冬天,在冰雪未襲擊江南之前,他們在甲點找到地宮,並初步發現地宮未被盜竊。在2008年春天,他們打開地宮發現一個高一米三的大鐵匣,在中央電視台及鳳凰衛視的直播下,專家門打開鐵匣,發現內裡藏有現今最大的佛骨舍利塔。據說舍利塔已打開,內藏佛陀的舍利,有中央領導曾前往參觀,感覺非常震撼。相信不久後,這個舍利塔會讓一般市民參觀。

這次有幸參與大報恩寺部分考證工作,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可以身體力行,引證古人用風水排龍的方法,證明師傅的正法及風水在城市規劃的妙用。

本文發表於2009年2月號《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