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妙法寺

3月份東周刊訪問

Posted in 蔣匡文 Michael Chiang 蒋匡文, 風水 FENGSHUI 风水, Loyang, 建築 with tags , , , on March 21, 2010 by Michael Chiang

劃時代的寺廟建築

Posted in 建築 with tags , on January 1, 2007 by Michael Chiang

打造妙法寺重建工程的建築師是蔣匡文。

「當我二十來歲皈依成為佛教徒的時候,發願要在建築上幫助佛教,如今這個目的有幸達到,非常很開心,因為一生人也未必遇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緣。」

為甚麼這樣說?因為這項工程並非把妙法寺建築為傳統的寺廟,而是以現代化的面貌,蘊含佛教義理,再全面實踐環保理念。更難得的,就是住持修智法師以開放態度,接受了蔣匡文天馬行空的超時代創意。

「我希望為佛教塑造一個與時並進的建築物。」

好一座全玻璃幕牆的新穎建築,樓高42米,下半部像個牢不可破的堡呂,上半部像朵水晶蓮花,又像紅磡體育館,又像太空船,非常吸引,可是橫看豎看,都不像一所寺廟。

「我的設計其實離不開傳統佛寺的觀念。」蔣匡文接著為我們逐一解碼。「傳統漢地寺廟的主要結構,依次包括山門殿(兩位力士)、天王殿(彌勒佛、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觀音殿、大雄寶殿等。如今的設計,我保留了以上的組合,但並 非以直線平面表現,而是利用樓梯級,逐層安奉,例如第一層是彌勒佛和力士,第二層是韋陀菩薩、四大天王和觀音殿,第四層是大雄寶殿,把平面變成樓層。」

雖然是樓層設計,但是蔣匡文匠心獨運,不會讓上層的行人踩著下層的菩薩。「每位力士、菩薩的頂部位置,要不是天窗就是花盤,絕對不會是走道,以免對諸佛菩薩不敬。」

再深入一點來表法,整座建築物也蘊含原始佛教須彌山(佛教宇宙觀的中心點)的佈局,從底而上就是欲界(停車場、辦事處)、色界(綜合禮堂)、無色界(大雄寶 殿);又可以形容為三寶︰佛寶(頂層大雄寶殿)、法寶(第三層圖書館)和僧寶(第二層寮房)。原始佛教建築所注重的中脈,穩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位置,一直 下伸到底部。

信眾遊人步進妙法寺,拾級而上,已經能夠體會到佛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從地面到第一層,共37級台階,象徵37道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走完了這37級,就見到彌勒佛,開始入道了。」
從彌勒佛前再往上走,迂迴曲折的樓梯,共108級,代表人生108種苦,走畢了這108級,廓然開朗,就見到八米高的釋迦牟尼佛了。

「這段階梯有六層樓高,一般人很少有機會爬上這麼高的樓層,但是曲折迂迴的拾級,不經不覺就到達了,希望學佛的人,也是不知不覺的進入佛門。走這段路要費點氣力,正正是朝山禮佛的精神所在。左轉右拐的樓梯,反映了人生路程的曲折和變幻無常。」

想當年蔣匡文投考中文大學新聞系未成,又未夠資格入讀香港大學醫科,後來獲得香港大學建築系錄取,當時成績為全班之末,後來卻以第一級榮譽畢業。反之一位獲取獎學金入讀的優異生,卻不能畢業。生命的曲折,他深有體會。
「夜裡,從遠處可以看到玻璃牆幕內的佛像,但當你行到山門前,卻完全看不見佛像,必須走上幾層樓梯才看得見。就如修行的過程,初初好像很接近佛法,越學多了,就越覺得不是這麼簡單,必須付出很多努力,最後才能真正領會佛法。」

1991年,蔣匡文獲修智法師委託,設計全新的妙法寺。「法師的目標是『零保養』,要求妙法寺將來不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做保養,浪費十方淨資。所以他 寧願使用較貴的微晶石做外牆,是玻璃的一種,燒到四千度,所以面層很滑,設計是斜面,下大雨,雨水就把外牆沖得乾,用不著聘請【空中飛人】、【蜘蛛俠】來 定期清潔。」

妙法寺座向是依據五台山佛光寺,坐東朝西。「西斜很厲害,夏天會很炎熱,所以我特別設計正面沒有窗,建築物的斜面則容許陽光在四時候照進殿堂。」還有其他已實施和有待發展的環保工程︰「從蓮花頂收集來的大量雨水,集中到特造的大水箱,用作洗地種花。長遠來說,如果有錢,可以裝太陽能,在屋頂吸溫發電,供應熱水給安老院,喉管已經預先裝好了。」

蔣匡文唸建築系,還有一段很特別的經歷︰「大學二年級,有一科叫『中國建築史』,教授是斯里蘭卡人,採用的課本是英國人寫的。我的民族自卑感令我很難受,加上對教授的講解不服氣,所以到圖書館下苦功,閱讀大量有關中國建築的書籍。」他的最大發現,竟然是所有有關中國建築的書籍,都提及風水,但又沒有詳細說明。大陸書籍則附註「風水是封建迷信的東西。」好學的蔣匡文,從此埋首鑽研風水。拋開江湖術士的演繹,風水的學名是「堪輿」,根據許慎【說文解字】所注︰「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所以風水其實是地理,研究人類生活環境,與天時地利的關係。
「風水是大自然的道理,law of nature,解釋天與地的關係。真正風水的目的是藏風聚水,趨吉避凶,例如選擇一所房子,希望它是安全、舒適,住得人健健康康,風水並非風生水起。」如果說風生水起,豈不是颱風與海嘯嗎?

「風水是環境學,與科學有部分互通關係。不過它畢竟是世間法,有局限性,屬於小道,不究竟。佛教才是出世間法,才是大道。」

從1991年到2006年,整整十五個年頭,妙法寺已具雛型,它是佛教建築承前啟後的象徵,也是蔣匡文心願的落實。目前寺內大部分地方還未裝修,只見鋼筋 水泥喉管「原型畢露」,有待十方資助。我們希望更多有心人參與,成就妙法寺的工程早日完工,難道還要再等十五年嗎?

(有意捐助妙法寺重建工程者,請電︰24618567,傳真︰83431701。)